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若用人单位拖欠试用期职工工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解决争议并取回拖欠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如果超过了三年的诉讼时效,将丧失胜诉权。如果胜诉并得到履行,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单位拖欠员工工资,通常情况下,员工需要与单位就支付工资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索赔。在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时,员工可以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的规定。该条例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在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第十八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用人单位若存在以下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单位拖欠工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 1. 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 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为200-300元,如果胜诉,所有费用都由公司承担。 3.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内向法院起诉。 4. 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不仅可以要求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还可以要求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具体法律请参考参考部分。
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建议您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在此过程中,您可以采用录音或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相关证据,以备后续诉讼之需。同时,也可以寻求相应的见证人协助提供旁证。 如果协商未能达成共识,您可凭借先前协商所获得的证据及证人证言向法院提起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已经开始采纳仅凭转账记录便足以证明双方间存在借贷关系的观点,从而判定债权人胜诉。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借款人应按约定期限偿还借款。对于借款期限未作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明晰的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然无法确定的,借款人有权随时履行债务。而贷款人则有权要求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归还。 为了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请务必收集以下关键证据: (1)证明您曾经将款项出借给对方的证据,例如向对方支付款项的银行凭据; (2)如以现金方式交付借款,则需要打印自银行提取现金的凭据等; (3)主张债权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对方以书面形式出具的还款计划,以及录音、录像等能够证明您曾多次向对方追讨欠款的证据; (4)了解并掌握对方的财产状况,尤其是其银行账户、房产、车辆、公司股权等重要信息,必要时可委托专业律师进行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7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7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