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将劳动者档案损坏或丢失,劳动者要求赔偿属于劳动争议。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所在单位应当在15日内将劳动者档案转交新...
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是需要赔偿的。一般情况下,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进行赔偿,具体规定如下: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不会放到个人档案内。并且一般公司没有档案管理权限,个人档案都是直接放到人才市场等有档案保管权限的机构。那么应聘的时候,也不可能是依据劳动者档案记录来决定是否录用。另外,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是公民的权力,并不是污点,不是犯罪记录。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后提起诉讼,劳动仲裁和诉讼的记录不会放入个人档案内,对于劳动者以后就业等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通常情况下,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指挥、安排下正常提供劳动,本人并无违反劳动纪律或工作规则行为,没有过失或者仅存在轻微过失,即使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造成重大损失也是可以解除。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9条规定,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标准的,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5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