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合同当事人必须符合主体资格。 2、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表意真实。 3、房屋买卖不得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订立合同,应...
1、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的;2、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的当事人必须符合主体资格,即买卖双方都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签合同的权利。 2、房屋买卖合同的条款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3、房屋买卖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条件成就和不成就的拟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房屋买卖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合同当事人必须符合主体资格。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能够以自身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并且承担义务的资格。2.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表意真实。依照现行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民事法律行为应当系当事人真意表示的结果。3.房屋买卖不得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房屋买卖行为应当符合房地产政策,遵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社会公共道德。
1、合同当事人必须符合主体资格。 2、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表意真实。 3、房屋买卖不得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