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
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辞工迟迟不给工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权利的救济。 第一、要确认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当确认了劳动关系后,对于公司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以跟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补发工资。 第二、如果对于以上方式的协商不成,最好是带好相关的材料到劳动局进行投诉,或者直接到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一般情况是计时来算的。 工资=试用期日薪制*出勤小时
算工资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日工资计算公式: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所以,入职不满一个月的工资就是日工资×出勤天数。因此,不论新老员工在算工资的时候还得注意几点: 1、月应发工资的计算公式应为:日工资标准×具体工作日; 2、有缺勤的情况,当月工资是日工资×出勤天数,而不是缺勤多少天扣多少钱。其他工资计算方法:1、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2、加班费计算:月工资收入÷21.75×300%; 3、公休日加班费计算:月工资收入÷21.75×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劳动者的工资。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0人已浏览
1,285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