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2、就是加班一个小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会支持你的。不过劳动法规定的情况是:每天加班不得超过3个小时,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如过你每月的...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加班工资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的处理程序。只有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依法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劳动法》还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司需要支付相应的加班费,计算加班费应当依据基本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除以21.75天,计算所得日工资,再除以8小时得出小时工资。按照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8小时=174小时,超过部分即为延时加班,按照1.5倍计算。六日按2倍计算加班费。 需要搜集证据,如工作牌,工资条,工资银行明细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工作年限,工作时间及工资情况的证据。
劳动者想要申请劳动仲裁的,可以写好劳动仲裁申请书,带上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仲裁期间要不要支付员工工资,关键看几个条件:一是看劳动关系是否存续;二是看员工有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如果两个都是,那是单位就应当发放相应的劳动报酬。单位不能因为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克扣员工之前正常工作而应得的劳动报酬,这时可以向单位索要,如果单位执意不给,那么在仲裁开庭时,您可以追加仲裁请求:即要求单位支付您正常上班的工资
劳动仲裁支持加班工资如下:工作时受伤应认定为工伤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关于工伤分类的相关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0人已浏览
1,554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