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因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被兼并,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兼并该用人单位的新单位应当对原单位的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相关法律可参考:《劳动合同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有可能发生变化,比如用人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投资人发生变化或者单位发生合并、分立,这些变化都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因为用人单位的这些情况发生变化后,能够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的用工实体仍然存在,因此,变更后的用工单位仍应继续与劳动者履行此前签订的劳动合同。 风险提示:单位的合并、分立不仅涉及到劳动合同继续履行的问题,还有单位原债权债务的承担问题。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1、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原劳动合同依旧有效,不影响双方继续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1、单位合并或者分立的,劳动合同能继续履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0人已浏览
943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