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法律风险规避: 1、合同必备条款不能缺少,劳动合同本应双方各执一份; 2、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试用期的约定必须合法; 4、不...
1、试用期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约定,不得超期; 2、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不得重复约定; 3、切忌签订单独的试用合同,不仅达不到约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法律风险规避: 1、合同必备条款不能缺少,劳动合同本应双方各执一份; 2、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试用期的约定必须合法; 4、不能扣押劳动者身份证和工资作为押金等; 5、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 6、不能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7、用人单位要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 8、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风险提示:劳动合同的条款必须包括: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简单来说:1.风险识别是发现、分析、评估风险,即要知道哪里有风险、有什么风险,严重程度如何。2.风险控制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之内,有四种手段:风险接受:此类风险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暂时不需要处理但需要进行关注并监测趋势。风险降低:通过各种手段去降低产生风险的要素,将风险降低到预期的水平。风险规避:一种特殊的处理风险的方式,即将产生风险的要素彻底消除,风险便随之消除。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转移给供应商等手段将风险的损失转嫁出去,但是风险管理责任不能转移。3.风险监测是利用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来统计、分析风险的发展趋势,进行风险的预测与预警。
1、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查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或其他可以证明该职工与其他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 2、核实劳动者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比如学历证明、从业经历; 3、劳动者申明:本人保证提供的学历证明、资格证明、工作经历、体检书等资料真实,如有虚假,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经济补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3人已浏览
303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