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
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双方“合意”的表现不能是单方意思表示的结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核心内容:中国的劳动合同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双方当事人自己订的条件,它包括必要劳动条件和补充条件。只要不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完全可以由双方协商决定,第二部分是按照法律法规执行的条件。具有普通的适用性和强制性。 劳动合同制度的内容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过平等协商后达成的关于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条款。中国的劳动合同一般包括当事人名称和地址、合同期限、试用期限、职务、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政治待遇、教育与培训、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违约责任,其他事项、纠纷处理。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好处: 1.它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 2.它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它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 4.它是建立规范有效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