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并注意以下事项:查询劳动者是否年满十六周岁;除非全日制用工外,签订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
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存在的误区:劳动者通过试用期后,才签订劳动合同;延长试用期;在试用期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不给劳动者;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专家解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工之日就是劳动者在本单位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劳动关系并于用工之日起建立。因此用人单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要把握好劳动合同的签订及时间的选择,可以在入职前一天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需支付劳动者2倍工资的补偿,一年以上未签订的视为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就要正确对待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搜集劳动者不签合同的有利证据,可以通过寄快递,在封面一定要写明大概内容,也就是有一份存根做证据。如果相关资料寄不到劳动者手中,此时就要看劳动者提供的详细资料真实度,如果是按照劳动者本人所提供的资料寄过去的,其最终怎人归属于劳动者。而用人单位就可以正确规避合同到期不及时续订的疏忽风险。【应对策略】 1、劳动合同的签订及时间选择; 2、正确对待劳动者不签订合同的情况; 3、正确规避合同到期不及时续订的疏忽风险; 4、劳动者的详细资料的搜集及责任的归属。
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 1、首先要认真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动者身份的审查;劳动者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审查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是否还存有劳动关系;查验劳动者身体健康证明。 2、双方履行告知义务。 3、签署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一般在正式入职报到后的一周时间内完成。已经建立劳动关系的,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劳动者自愿报名,提交证明文件;用人单位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用人单位履行告知义务,询问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双方就拟订劳动合同的内容和要求协商;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