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N+1”政策主要用于衡量员工平均薪酬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所涉及的“N+1”经济赔偿计算以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准。 若该项平均...
根据您在公司服务的时间长短,我们将为您提供不同的补偿方案。 1. 如果您的服务期已满1年,公司将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的工资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根据劳动者在雇佣机构的服务时间计算赔偿。首先,关于“n+1”的赔偿政策,这是在雇佣机构决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规定向劳动者提供的一种补偿方式。 “n”的具体含义是基于您在雇佣机构服务年限的长短来确定的。每满一年,将为您追加支付1个月薪资;若您的服务年限不足半年,则被视为半年度计算,即半个月的薪资;而如果您的服务年限超过半年,则被视为整年度计算,即1个月的薪资。最后,“+1”的部分则代表在此基础之上,额外再为您追加支付1个月的薪资作为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计算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2人已浏览
1,980人已浏览
327人已浏览
7,1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