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
(一)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辞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起诉,必须受理: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劳动合同履行地问题在实践中很容易发生争议。而且该相关司法解释也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这对劳动者也是不利的。劳动合同就其义务而言,劳动者的义务是提供劳动,而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是支付工资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因此,劳动合同义务的履行而言劳动者的劳动履行地作为劳动合同履行是毫无疑问的。那么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地能否作为劳动合同的履行地呢笔者认为应以劳动者工资的收到地作为履行地,特别是现在,银行电子支付系统发达,用人单位的工资多是通过银行系统来支付的,有这样一个案件:用人单位在广州,劳动者在湖北省襄阳市工作了8个月后,又来到河南省南阳市,要在南阳工作8个月,劳动者的工资是在广州通过银行划出,划到劳动者在南阳某银行的工资卡上。在此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应由劳动者工资的接受地作为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履行地比较合适,这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保护。
劳动争议的受理范围如下:(1)因确认劳动关系而引起的争议。(2)因签订、履行、变更、终止和终止劳动合同而引起的争议。(3)因解雇、解雇、辞职和辞职而引起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和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和劳动保护而引起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或赔偿而引起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6人已浏览
273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