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无效劳动合同判断标准: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
根据您所咨询的有关无效的劳动合同的问题,一般来说,劳动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例如约定试用期超过6个月,不购买社会保险等情况,或者是采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欺诈、威胁手段或乘人危险,使对方在违反真正意义的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者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的。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法律之所以不规定无效劳动合同的起算时间从履行的时候起,主要是因为无效劳动合同的订立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而对建立在错误基础之上的劳动合同是不应予以承认的。《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