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新进用人单位后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新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某员工应...
可以和员工签署离职协议,约定清楚离职时间交接事项等等;如果没有,就只能按照法定的30天内受理完毕,超过30天,员工有权利走人;如果因为特别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即劳动关系建立的标志是用工,而用工的发生一般是从职工入职起算。入职时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是入职时间证据的保留。员工入职应当以入职登记表核定职工入职时间,理由是入职时间和职工工作年限相关联,其举证实行责任倒置,一般由单位负担举证责任; 3.入职时间与劳动合同订立时间的的区分。正如《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建立时间是用工时间(入职时间)而非劳动合同订立时间,这就可能存在劳动合同订立时间和入职时间的间隔,如劳动合同订立时间早于入职时间,则间隔期内双方形成民事合同关系,适用民法典调整;如晚于入职时间,则需要注意入职满一个月的限制,满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二倍工资的罚则; 4.风险提示:用人单位与员工订立书面合同时,还需要注意: 一、劳动合同主体风险。劳动关系不同于民事关系,其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主体是劳动者,一方主体是用人单位。 二、劳动合同期限风险。 三、试用期约定风险。 四、岗位约定风险。 五、劳动报酬约定风险等。
这个法律上是不区分的,只要干活就是劳动者。
1、单位应当在离职的当天结清所有的报酬和费用,如果单位拒绝结清,则属于违法行为,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3、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劳动者还可以依法向用人单位索要相应的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人已浏览
13人已浏览
11人已浏览
7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