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据述,明确了一份有效合同所需满足的各项要素:首先,合同参与方必须拥有独立作出符合其自身身份地位的民事行为的能力;其次,他们表达出来的意愿也必...
签订合同的有效条件是: 1.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缔约能力。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具有与其合同性质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年满十六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八周岁的少年,如果他们已经能够通过自身的工作收入满足日常生计需求,那么这类未成年人就被认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可以签署住房租赁合同。 另一方面,对于未满八周岁的儿童,由于其认知能力和判断力还不够成熟,难以理解和履行租房合同的法律效应与义务承担,因此不允许他们签署租赁合同。换句话说,这些未成年人应当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士。 对于八岁至十六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尽管他们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仍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群。因此,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必须获得其法定代理人的支持或同意,否则该合同将无法生效施行。
1. 可以。 2. 要通过签订合同来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但前提是双方都应在合同上签名并盖章,合同方可生效。 3. 签字的一方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两人。若为两人签字,则表明在合作过程中如有问题或纠纷,两人需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不得将责任推卸至其中一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租赁合同中用电的问题应该由双方协商好后再在合同中进行载明,例如在租赁期间由承租人交纳电费,由出租人代收后交纳等。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第七条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依法订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双方约定,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和住所 (二)房屋的坐落、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家具和家电等室内设施状况 (三)租金和押金数额、支付方式 (四)租赁用途和房屋使用要求 (五)房屋和室内设施的安全性能 (六)租赁期限 (七)房屋维修责任 (八)物业服务、水、电、燃气等相关费用的缴纳 (九)争议解决办法和违约责任 (十)其他约定。 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房屋被征收或者拆迁时的处理办法。 建设(房地产)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供当事人选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0人已浏览
38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