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一次处理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和建休)、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一次性伤...
单位撤销取消了劳动关系。我国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二)劳动者依法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况下(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经济补偿的标准是:劳动者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超过半年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支付半个月工资。最高工资12个月。月薪是:我最近一年的月平均工资。1、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2、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外,还应当增加相当于工资25%的经济补偿。3、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补足低于标准的部分,同时支付低于25%的经济补偿。4、经当事人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5、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重疾和绝症患者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增加的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增加的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6、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7、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8、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者生产经营状况严重困难的,必须裁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被裁员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在本单位工作,给予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9、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给予经济补偿外,还必须按经济补偿金额的50%支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10.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条件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照企业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11、经济补偿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用。
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时,可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有如下几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如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工伤职工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其赔偿金通常是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也可以和劳动者协商在下一次工资发放日统一发放。《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6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