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事调解的程序是怎样的?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也可以由当事人选择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人民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解民间纠纷,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一、民间借贷纠纷该怎样处理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人民调解、强制执行、仲裁、督促程序和支付令、诉讼、诉讼调解和仲裁调解。1、自行协...查看原文
2民事调解程序如何进行
一、民事调解程序(一)受理纠纷:1、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2、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二)调查分析:受理纠纷,要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及时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进行研究分析;(三)调解: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充分说理,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二、民事调解的原则(一)依法原则,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二)自愿平等原则,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三)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三、民事调解书民事调解书(××××)×民再字第××号原审原告(或原审上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原审被告(或原审被上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原审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与本院决定再审的案件用的民事判决书样式相同。)案由:(写明原审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本院(或××××人民法院)...查看原文
3民事调解是必经程序吗
法院调解不是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一项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了以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外,所有民事争议事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在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中,均可适用法院调解。如当事人不愿调解或无调解基础的案件,法院不经调解而作出判决。在执行程序中也不适用法院调解,因人民法院的裁判已发生法律效力,非经审判监督程序,人民法院和当事人都不能变更裁判所确定的内容。《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七条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及时调解纠纷;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也可以主动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可以由委员一人或数人进行;跨地区、跨单位的纠纷,可以由有关的各方调解组织共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参加,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查看原文
4民事调解的步骤是什么
民事调解程序是指在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自愿通过第三方调解员进行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目的。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然而,根据《治安处罚法》规定,只有邻里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才适用调解程序,调解以一次为限。因此,在民事纠纷中,双方应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调解,以达成妥善解决方案。 民事调解程序是指在民事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通过第三方调解员进行沟通协商,以达成解决纠纷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九十三条,民事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公正、及时、原则。调解程序可以一次或多次,成功调解后,双方应签订调解协议。然而,根据《治安处罚法》规定,只有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或者刑事案件的轻伤害案件才适用调解程序,调解以一次为限,调解不成就按法律程序走了。因此,在民事纠纷中,双方应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调解,以达成妥善解决方案。 民事纠纷解决的常见方式有哪些 民事纠纷解决的常见方式包括诉讼、调解、仲裁和协商等。诉讼是通过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起诉、举证、辩论等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调解是指由第三方调解员协助当事人达成和解...查看原文
5民事调解程序的后果
民事调解流程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费用,但是没有法院起诉约束力度大。在民事诉讼的时候可以不接受调解,但它是诉讼中有的程序,有些时候接受调解是双赢的局面。民事诉讼调解的时候也可以掌握相关技巧和提出自己的主张。民事调解与判决的区别有哪些首先,解决纠纷的方式不同。民事调解书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的内容;民事判决书反映的则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纠纷的内容。其次,体现的意志不同。民事调解书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民事判决书则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国家的意志。再次,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只有在上诉期过后,当事人不上诉的情况下才发生法律效力。可见两者的区别很大。尤其要注意的是法院调解不同于诉讼外调解,它具有诉讼的性质,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民事调解书的制作应与民事判决书的制作一样,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有几种结案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调解和判决。法院民事调解是指当事人双方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用平等协...查看原文
6民事调解程序保障有哪些
民事调解程序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通过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减少纷争,维护关系,促进双方沟通与互信,达成妥善解决方案。与刑事调解不同,民事调解可以多次进行,且非必经程序,当事人可选择其他方式解决纠纷。民事调解是灵活、有效的解决纠纷手段,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 民事调解程序是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纠纷处理方式,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是人民法院解决民事案件的一种方式。在民事调解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减少纷争,维护双方关系。 与刑事诉讼中的调解程序不同,民事调解程序并不以一次为限,而可以多次。调解可以促进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增强互信,达成妥善解决方案。同时,调解程序也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他方式解决纠纷,如诉讼程序。 总之,民事调解程序是一种灵活、有效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民事调解程序的法律保障措施及其实施效果评估 民事调解程序的法律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明确调解程序、保障当事人权益、设立调解机构、提供专业调解人员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调解过程的公正、公平和高效。实施效果评估方面,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估,...查看原文
7法院如何进行民事调解程序
民事调解程序如下:一、受理纠纷: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二、调查分析:受理纠纷,要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及时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进行研究分析;三、调解: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充分说理,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民事调解程序(一)受理纠纷:1、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2、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二)调查分析:受理纠纷,要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及时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进行研究分析;(三)调解: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充分说理,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查看原文
词条目录
看完词条还不懂,在线问律师吧
3分钟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