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必须与经济社会问题一并考虑,并求得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农业环境问题实质也是农村发展问题,关系着农村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对农业环境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实践证明,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自然因素造成的环境不协调问题,又要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植被变化到现代生产的广泛污染,人为的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其根源在于农业发展模式自身。长期以来,只向大自然索取,而不图回报或少有回报,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微观角度来看,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农业产品在生产环节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生长剂等农用化学品,这些数量巨大的农用化学品投入势必对农业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还造成农产品中一些有害物质如有机氯、有机磷、重金属等化学残毒超标。那么,如何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笔者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强化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意识教育。
教育农民增强环境意识,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农民对农业环境问题的认识,当然是比不了专家。农民关心的是,如何发展经济,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但农民并不知道,生活好过,是与优美的环境分不开的。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经济再发展,每天生活在一个严重污染的空间,生活质量也谈不上提高。农用化学污染有技术上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与农民环境意识薄弱、操作不当有很大关系。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环境意识教育,显得重要而紧迫。这就需要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入手,加大各种传媒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充分认识环境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商品,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发展的是绿色经济,要以绿色农业为主旋律,牢固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观念。绿色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的具体要求,让每个农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从农事操作的科学化一点一滴做起。
其次,要尽快将减少污染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成熟的市场经济应该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是投入少,效益高,污染低的绿色经济。加入WTO的重要条款就是绿色环保,尤其对于农业产品要求更加严格,既促进自身发展绿色环保,也是有效抵制国外的非绿色壁垒。因此,我们应该尽快把减少污染,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制调节农产品的低污染生产,用法制观念有效转变传统农产品发展的理念,用法制培植农产品生产步入绿色环保世界。同时,调整政策支持投向,加大对农业环保领域的科技投入和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并依靠法制和科技寻求无公害农业生产的科学观发展道路。
再次,要加速发展环保绿色农业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选择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而且,这个食品消费规律,决定了农产品的生产方向必须向着无公害发展,农产品的市场必须向着绿色方向发展。与其说农业生产在标准、技术、管理、贸易等方面必须与WTO接轨,还不如说与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接轨。目前,我市标准农业虽然发展迅速且势头良好,但与WTO和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必须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体系,使全市质量标准体系、审查认证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产品开发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等都与国际接轨。
第四,要重视用高新技术减少农业化学品污染。
要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防止和减少农业化学品污染,一方面特别要重视使用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和高新的工程技术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改进化肥生产技术,如缓释尿素,既可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的流失,也可以经济环保利用农业资源。还要注重推广使用中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在积极应用先进高新技术防治污染、降低残毒的同时,更加重视我们已有的传统农业中宝贵的农事经验,如有机肥和绿肥的应用、堆肥无害化处理、轮作制度、秸杆还田等等,促使土壤腐植质的增加,提高土壤有机养分。
第五,要利用经济手段辅助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农业环境保护问题涉及面广,综合因素多。不能仅靠技术手段来解决,还应辅助经济等手段来解决。一是限制高污染农资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促进其低污染改造;积极扶持低毒、高效农药、化肥的生产,推广生物农药的生产和应用。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重视推广秸杆还田、秸杆的过腹还田、沼气和综合利用技术;三是加大水源治污工程力度,开展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治理,保证水源、农资源质量,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和综合治理措施;
保护农业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全社会统筹安排,能通力合作,绝非农业部门一家所能,一定要把农业环境保护纳入绿色产业总体建设之中,统筹资金,重点安排,使农业环境保护尽快走出一片新天地。
全文1.9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