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交通事故司法鉴定项目有哪些?
1、尸体检验
尸体检验分为尸表检验和解剖检验。
尸表检验是对交通事故致死尸体表面伤痕的例行检验,通过检验确认案件性质,证明死者体表伤痕是交通事故所致后果,查明死亡原因,分析死者伤痕成伤机制为还原交通事故服务。
解剖检验主要用于一是肇逃案,通过解剖尸体确定侦破方向,为破案提供证据;二是多车碰撞、碾轧尸体,寻找最先撞击车辆,确认直接致死原因;三是死因不明尸体查清死亡原因。
2、成伤机制鉴定
通过人体损伤检验确定损伤部位与交通事故伤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主要为分析事故原因,排除非交通事故因素,调解损害赔偿提供依据,对交通事故伤害对象伤情有疑问或当事人对伤害后果有争议可进行成伤机制鉴定。
3、伤残评定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治疗终结后,当事人认为因交通事故致残需按残疾索赔的,作为举证需要可委托法医作残疾等级评定,当事双方选择由交管部门调解,伤者治疗终结后可作伤残评定。
4、安全性能检验
交通事故车辆检验对象为:
交通死亡事故;
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或伤3人以上;
交通事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机动车无牌证或未按规定参加年度检验;
交通事故车辆类型不明确;
根据案情需对事故车辆检验、鉴定。
5、车辆机械故障鉴定
通过车辆特定部位拆解检查寻找车辆故障,查明故障原因,用以区别人为责任和机械故障。
6、辆定型鉴定
凡肇事车辆类型不明确应作车辆定型鉴定,以明确道路行驶权利。
7、痕迹鉴定
通过提取交通事故相关的接触痕迹比对、化验等检验手段,确定车、物、人是否有碰撞、刮蹭、碾轧等关系;不能确定肇事车辆,可通过整体分离痕迹鉴定确认脱落物质与车辆、物体、人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事故车辆轮胎有爆裂,可通过轮胎痕迹鉴定确认轮胎爆胎原因;夜间发生事故且车灯损坏,可做灯光开启冷热光源鉴定,来确定车辆发生事故瞬间的开启和关闭。
8、指纹鉴定
主要解决车辆驾驶人不确定交通事故案,不能确定车辆驾驶人可做指纹鉴定。
9、量物质鉴定
通过对现场勘验的微量物质成分检验,确定该物质与交通事故关系,常见微量物质有油漆、纤维、塑料、橡胶、油脂等。
10、物证鉴定
法医对交通事故现场提取的人体毛发、血液、皮肉组织等样品,通过检验作出结论可为办案确认驾驶人或确定死者身份及认定人体与车辆或物体接触提供证据。
因此一场死亡交通事故的鉴定中,最主要的鉴定就是对尸体的鉴定,尸体的鉴定可以对当事人事故现场的毛发或者血液等等进行提取,组织鉴定,然后在这个鉴定过程中来确定当事人到底是死于交通事故的现场,还是死于其他的事故,被伪造成交通事故的现场。
二、交警处理交通事故的原则是什么
根据规定,再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
除此之外还有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安全原则。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条
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三、道路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必须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须严格在承诺制度的时间内快速赶赴现场,并快速处置现场;
3、进行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摄影、制图、丈量、勘验等系列工作。现场勘查必须做到依法、及时、全面、准确;
4、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
5、为检验需要,必要时可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的相关证件;
6、与当事人预约事故处理时间;
7、事后展开调查必须依法进行,包括询(讯)问、痕迹提取检验、技术检测、损害评估和其他必要的鉴定。
交通事故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故,发生交通事故后往往伴随着财产和人身损害。通常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负责处理,具体处理事宜由交通(巡)支(大)队的事故科或者执勤队的事故组负责,当发生事故时我们第一时间要通知交警大队。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