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合同公证的有效性认定标准,包括法律行为及其法律意义文件、依法必须公证证书的法律行为、文件、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公证书内容的效力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在认定合同公证的有效性时,需要考虑上述因素,并在搜集、调查证据时涉及到某些文件时,确认其效力,可直接取证。
依据以下内容认定合同公证的有效性:1、法律行为及其法律意义文件。事实经公证证明,国家证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即发生法律证据效力。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如果在搜集、调查证据时涉及到某些文件,而该文件行业经过公证证证明,即应确认其效力,可直接取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2、依法必须公证证书的法律行为,公证书成为这些法律行为生效的必要条件。法律对不同的法律行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头、书面和公证证书,这取决于法律行为发生的法律关系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虽未为法律规定而当事人自行协议公证证明作为双方法律行为必要的形式条件之一的,这一法律行为也必须公证证明方能成立。3、文件,例如债权人和人对权利义务关系没有争议。公证证明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人拒绝履行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无需向人民法院起诉审判。4、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发行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内容违法或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撤销公证书并公告,公证书自始无效。5、对于经过公证的以付款为内容,注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件,如果债务人不履行或履行不当,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债权文书确实有错误,人民法院裁定不执行,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7、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8、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证书的法律效力判断
公证书的法律效力是人们在办理各种法律事务中经常需要关注的问题。公证书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某些法律事实或法律文件进行证明并出具的证明文件。根据我国《公证法》规定,公证书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1. 证明作用:公证书具有证明事实和定性的作用。即,公证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和其他行政机关证明某些事实或文件的真实性。
2. 法律效力:公证书在民事、行政、刑事诉讼中具有司法上的证明效力。也就是说,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公证书了解相关法律事实,并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3. 对外效力:公证书在涉外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具有证明效力。根据《公证法》的规定,公证机构可以出具涉外公证书,证明涉外法律事实和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
4. 行政效力:公证书在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中具有证明效力。例如,在一些行政机关的审批、登记等活动中,公证书可以作为证明文件使用。
5. 法律监督:公证书在司法管理和法律监督中具有证明效力。公证机构的公证书可以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也可用于法制监督、行政执法监督等领域。
总之,公证书在证明事实、维护权益、规范社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办理各种法律事务时,应重视公证书的法律效力。
结语:公证书具有强大的证明效力,是人们办理法律事务的重要依据。在确认合同公证的有效性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公证方式。对于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公证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公证书在证明事实、维护权益、规范社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引起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重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