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3-05-07 18:51:55 183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摘要]制约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对生产活动的投资引导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低,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尚未形成;不利的投资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力;绝对过剩和低素质的劳动力难以满足外资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需要;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不成熟提高了外资的利润成本。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人力资源和资本的开发与引进,调整引进外资结构,提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但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相对较低,每年仅占全国的3%-4%。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这种状况没有改变。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规模和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对生产活动投资的引导能力不足。资本的利润导向决定了外商投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一方面外商投资暂时进入,另一方面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外商投资规模较小,人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较低,西部地区在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微乎其微。从1997年到2003年,西部地区FDI总量变化不大。虽然东部地区FDI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但总体规模仍为西部地区的30多倍。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得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吸引力降低。同时,也导致西部地区FDI比重严重失衡。2003年,经济发展较好的四川、陕西和重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较多,分别占西部地区的33.92%、27.31%和21.46%。宁夏和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较少,分别占1.43%和1.26%。西藏没有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记录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较低,未能形成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导致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倾向性较低。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西部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在西部地区的效应仍以增长效应为主,掩盖了外商投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环境内部化成本低的现实使得外资倾向于投资高耗能、高污染密集型产业。在西部,外商投资表现出强烈的产业偏好,其中90%投资于第二产业,制造业比重较大,服务业和农业投资项目较少。能源、交通、通信等具有巨大潜在优势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利润率低,不受外商关注

全文98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外商直接投资 最新知识
针对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