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12月3日电今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白皮书(2008-2012),以下简称白皮书。
全文超过3万字的白皮书,分析了五年来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广东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主要做法,并对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审判、矫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白皮书显示,五年来,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形势严峻,犯罪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类型方面,财产型和暴力型犯罪呈现上升趋势,犯罪主体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18岁,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未成年罪犯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其中初中文化占69.32%。
对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审判矫治工作,广东高院在白皮书中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快地方立法,及时修订《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
二是构建配套工作体系。由党委推动构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配套工作体系,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矫治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加快审判机构建设。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积极支持全省法院成立独立建制的未成年人审判机构的建设,促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审判、矫治工作向专业化发展。
四是构建三位一体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逐步健全社会、学校、家庭紧密协作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推行以行为教育、主权教育、公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普法教育。
广东高院副院长表示,广东高院向社会公开发布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白皮书,是推进司法公开的新尝试,是新媒体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新期待的具体措施。
全文64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