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第二批改革试点地区的信*社正在进行央行专项票据兑付。那么,央行票据兑付究竟给农*社带来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河南省辉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了调查。
辉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07年9月6日兑付票据成功,共得到资金11590万元,其中央行票据资金11167万元,票据利息423万元。央行票据资金的注入,无疑给该社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一、法人治理结构更趋合理。主要表现为“两个转变”:即由二级法人向一级法人的转变,由信*社内部人控制向以“三会”为代表的股东共同控制的转变。改革前,该社所辖的19个基层信*社均为法人机构,在业务经营、财务核算等方面享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改革后则变为授权经营,更利于资金、人力等信*社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整合利用。改革前,信*社“三会”人员全部由信*社内部人员组成,决策层权利相对集中,相关利益者很难插手进行管理;本次改革,通过规范老股金,吸收新股金,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架构,形成了各司其责、高效运转、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良好运作体制。
二、内控制度更趋完善。内控制度由过去的分散、孤立、片面,变为现在的较为系统、全面、完整。改革前,该社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要么直接转发上级文件,要么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经验,要么根据工作需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形成自己的制度体系。此次票据兑付,该社根据央行票据兑付条件的要求,对内控制度进行了彻底变革,他们本着“内控优先、制度优先”的原则,重点围绕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和内控机制的有效性,先后补充和完善了各类管理办法和工作细则62项,使每一个部门和岗位、每一项工作和程序、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涵盖在制度约束范围之内,使信*社内控制度更系统、更全面,各岗位各个环节的经营更合规,内部约束能力空前增强。
三、经营管理能力有效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经营规模迅速壮大。截至2007年10月末,该社各项存款余额为23.54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2亿多元,增幅为106.72%;各项贷款余额为16.33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亿多元,增幅为102.04%。存贷款总量、增幅、净增额、市场份额连年稳居辉县市各金融机构首位。
其二,信贷资产质量逐年好转。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社通过加强领导、严格考核,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同时,实行贷款新老划段,狠抓贷款责任追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现了贷款动态管理,有效遏制了不良贷款增加。截至2007年10月末,该社不良贷款余额为2.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2.68%,比2002年末余额净下降1.9亿元,占比下降37.16个百分点,降幅为74.13%。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