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吸引着各层次的商品一拥而上,就连许多让人望而却步的奢侈品也渐次抢占码头。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虽然奢侈品的网络销售额目前只占到行业总量的5%左右,但它的增长率非常高。美国弗雷斯特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预计5年之后,奢侈品在线销售额将增长30%,达到40亿美元-60亿美元的规模。而在中国市场,业内专家预计,在未来两年内,中国奢侈品电子商务的销售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代购毛利率可达50%
无利不起早,这是奢侈品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最终原因。据国内一位专门从事奢侈品代购的人介绍,一款香奈儿包,国外专柜售价2.4万元左右,一般打7折至8折,折后价格区间为1.5万元至2万元,而国内专柜的售价一般在3万元左右。
我一般卖2.5万元左右。如果按照上述代购人士说法,其一笔生意下来,至少能挣5千元,毛利率可达50%。在代购买手看来,形成价差的最大因素就是关税与政府税率。经常在国外购买奢侈品的人也举了例子,珠宝制品、鞋类的关税为10%,服装、钟表等的关税为20%,化妆品、酒类的关税则高达50%。而除了关税,奢侈品在进境销售的时候还要缴纳17%的增值税。所以说,奢侈品在中国至少要加价27%,而一些发达国家之间是互免关税的。
据商务部近期调查的结果显示,手表、服装、酒等20种品牌的高档消费品,国内市场价格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表示,中国奢侈品价格高于国外,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跨国公司的分销体系、定价体系有所不同;二是国内品牌商品的可选择性太少;三是部分品牌商品的综合进口税率较高。
记者亦了解到,流传在业内的一份奢侈品成本计算公式:原材料+加工成本+奢侈品牌价值+市场公关成本+渠道费用+关税与政府税率=实际销售价格。如此看来,奢侈品成本里的品牌价值已经成为重要的一项,而原材料和加工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
网站销售多为非当季产品
正如上述奢侈品入华涨价链条所讲的那样,谁拥有价格优势谁就能突破。然而记者了解到,一线奢侈品厂商为保证品牌的影响力,对商品价格控制相当严格,很多货种必须按照原厂的价格出售,而要转卖到国内,税费过高,普遍而言,国内经销商只能拿到6到8.5折的货品。在价格上,无法占据有利地位。唯品会专门负责奢侈品频道的经理罗红也对记者表示,奢侈品都有自身的定价体系,国内销售一般都以官网披露的价格为准,价差多集中在关税的问题上。
因此,在进货渠道上,奢侈品网站各出奇招。第五大道旗下首席执行官孙亚菲就坦言,旗下近200个大牌全部是欧美品牌销售商和供货商直接提供,以大宗购买的形式用较大折扣拿下一些在国外的非当季商品,长年保持二至八折在线销售,既可以省去奢侈品门面店最贵的租金,又完全不会影响货品本身的质量。
罗红也表示,唯品会的货源一靠买手,二靠经销商。但她也坦言,虽然同步的新品亦有销售,但往季货品较多。
各家曲线寻价差
而就算是往季货品,要拿货也不容易。据记者了解,鉴于奢侈品自身的属性,通常原厂对商品的渠道控制极强,数量也有限度。
因此,对于奢侈品网站的运营者来说,如何拓宽渠道,获取货品是一项基本工作。据业内人士介绍,奢侈品网站一般都尽可能找到全球各地的一级代理商,即当地经销商拿货。据了解,一名国外供货商往往只拥有10个品牌的亚洲代理权,且数量有限,要保证后端供货源的稳定,平台运营商必须不断地拓展供货商数量,不仅来往于国际各大卖场,与供货商维持良好的关系,同时还需与国外有良好商誉的大型网站和大型邮购公司、连锁精品店、跨国精品网站等渠道商合作,共享以及交换供货商。
除了整合供货商外,就是要雇用大批国际买手。品聚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价格策略是与欧洲官网同步价,目前他们主要是靠买手,未来将会通过经销商直接拿货。据说,走秀网已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伦敦、意大利、韩国、中国香港、日本等地设立了时尚买手办公室。尚品网则实行买手制,已组建了数十人的买手团队。
记者亦了解到,眼下,奢侈品商家对待网上销售的态度有些暧昧。彻底颠覆定价体系,品牌商会担心损害其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利益。但面对网购市场,蓝海的诱惑又很大。在维持线上线下利益的同时,依然希望保持品牌的尊贵感和神秘感,是奢侈品商家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行业观察
奢侈品网购也有硬伤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奢侈品网购在国内刚刚起步,网民对价格的敏感性较高;同时,奢侈品网购还将面临多方面的难题,因此,奢侈品网购目前仍然是小众消费。
据称,目前奢侈品网站的运作模式基本一致,注册会员、限时抢购,外加中华联保的承诺是网站必备的三大要素。但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如何拓宽渠道,持续获得稳定可靠的商品成为网站间必争的核心资源。
目前双方主要的合作方式分为获取品牌代理权,通过经销商直接拿货一次性买断等形式。然而,打包买断的方式对企业的销售压力很大,对前期的资金投入也有一定的要求;相比而言,代销分成则对企业的现金流基本没有影响。选择何种合作方式其实更多时候是掌握在品牌商的手里,品牌商对商品的渠道有极强的控制欲。
除此以外,得到代理权也只是阶段性的合作成功,品牌商对于后续商品的形象也有要求。例如,拍摄上线商品的照片仍要通过品牌商的挑选方可放在网上。
任何品牌都会产生库存,奢侈品也不例外。而各品牌处理库存的惯用方式是通过实体店零售或是直接搬到网上。在网上处理过季的库存货,品牌商对网上折扣的最低限度也有一定的规定和门槛。
据称,在美国每10个人中会有1个在网上购买奢侈品,但国内奢侈品网购格局形成仍需时日。虽然正在崛起的国内中产阶层消费人群是奢侈品网站瞄准的主力人群,但不见得所有人都愿意照单全收。一些奢侈品消费人群更喜欢在实体店铺消费,通过真实的触摸和试用,享受购买奢侈品所独有的VIP服务。
事实上,不少标榜销售奢侈品的网站,陈列的也并非全是奢侈品,还包括大量中低档品牌。业内人士表示,奢侈品网购的概念在中国市场不太成熟,对于新设立的网站,往往看得多买得少,而一些中低档的品牌由于受众面广,再加上折扣,更容易让人接受,也能促进网站的营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打低价牌的奢侈品网站,虚假宣传、虚报价格等重重陷阱正在上演。
全文2.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