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规定,男性需年满60周岁,女性则为55周岁方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福利。
然而,要想符合养老保险的两项基本条件——累积缴纳至少15年(包含视同缴费年限)以及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许多人在缴纳15年后便因经济压力而选择放弃继续缴纳。
面对这种情况,社保机构也只能表示无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缴纳15年的社保费用,那么在计算养老金待遇时,所能领取到的金额将会相对较低。
因此,较为规范的做法是建议参保人员尽可能地延长社保缴纳期限直至正式退休的那一个月份为止。
社会保险,简称社保,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的一套旨在预防和强制社会大多数成员参与的、具有所得再分配功能的非盈利性社会安全制度。
社保是一种针对那些由于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工作岗位或者因为健康原因导致经济损失的人群,提供收入来源或者经济补偿的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保计划通常由政府主导并实施,强制要求特定的群体将他们的部分收入作为社会保险税(费),从而形成社会保险基金。
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被保险人可以从该基金中获取固定的收入或者经济损失的补偿,这实际上是一种再分配制度。
社保的核心目标在于确保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社保的主要项目涵盖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多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全文64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