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第六十四条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起诉期限。
行政诉讼除了律师还可以找哪些人作为代理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选择行政诉讼来维权,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相关的诉讼流程,为了提高诉讼效率,行政诉讼原告通常会找代理人代为诉讼。那么众所周知律师肯定是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也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的。
行政诉讼中,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因为在行政诉讼中,律师可以为你做到以下几点:
(一)咨询律师,律师可以告诉当事人是否可以作为行政诉讼原告起诉,被告为谁,应该去哪个法院立案起诉。而且还会从起诉、审判到执行等一系列诉讼程序如何具体操作告知当事人。
(二)律师可以为你书写专业的起诉状,相关证据的固定,确保诉讼能如期受理,节省时间。
(三)行政诉讼中,原告当事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有些话可能不敢或者不知道怎么说,而律师则没有这样的顾虑,他在法庭上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被告人不能,或者不敢说的话,律师完全可以代替他说出。
全文80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