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法律有哪些?
第一,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正在筹备,将于2018年年底前挂牌办公。届时将统一和规范“惩罚性赔偿”裁判尺度。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专门法律提高法定赔偿上限,探索惩罚性赔偿。
正在推进的《专利法》的第四次修改,就要解决侵权过程中赔偿比较低的问题,提高赔偿标准上限,对恶意侵权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等。拟将法定赔偿上限由现行法律的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也将对惩罚性赔偿予以规定。拟将法定赔偿上限从现行法律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第三,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商标法》已经率先规定了惩罚性赔偿。
2013年修正的《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将法定赔偿上限从1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通常认为,惩罚性赔偿制度主要应适用于侵权案件,但在美国法中,这一制度被广泛地应用于合同纠纷领域。
2018年,无论是年初的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年末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大会议上,国家多次提及知识产权领域将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3月,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种侵权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产权纠纷案件要依法甄别纠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4月,国务院新闻办就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快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充分发挥法律威慑作用。
今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稿中,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中国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
针对于惩罚性赔偿,我国现在并没有出台明确的相关法律,但是针对于法律方面的条文,我们会在近期进行明确的更改,以保证来维护相关版权利益。这也是为了更正我国多年以来在版权方面法律的相关空白。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版权市场的稳定。
全文92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