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 受害人需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受到医疗事故的影响,并寻求必要的治疗。同时,应留下相关证据。2. 若医院被确认为存在医疗事故,受害人应向该科室进行投诉。3. 当事人还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4. 如果对医院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如下:首先,受害人需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受到医疗事故的影响,并寻求必要的治疗。同时,应留下相关证据。若医院被确认为存在医疗事故,受害人应向该科室进行投诉。此外,当事人还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4、当事人也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
遇到医疗事故,如何维权?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当患者或其家属发现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医疗事故行为,或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患者或其家属有医疗过错行为,患者或其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依法维权:
1. 患者或其家属应立即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提交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医疗事故调查报告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等。
2. 医疗机构应在15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书面报告,并提交相关证据,如医疗事故调查报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等。
3. 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医疗机构提交的医疗事故调查报告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患者或其家属。
4. 患者或其家属对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不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患者或其家属在医疗事故发生后,有权在知道事故真相后7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遇到医疗事故,患者或其家属应尽快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应当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包括受害人向医院就诊、留下相关证据、向医疗机构投诉、向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措施。患者或其家属应尽快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应当遵守相关法规,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