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个体干活工伤了,对方不管咋办?
如果您在个体干活时发生了工伤,而对方不管,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尽快就医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在发生工伤后,您应该尽快就医并保留好所有与工伤有关的证据,例如医疗记录、诊断证明、工伤照片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您在后续的处理中证明自己的权益。
与雇主协商:您可以与雇主协商,要求其承担工伤责任并支付相应的医疗费用和赔偿金。如果雇主同意,您可以与其签订协议并按照协议内容进行处理。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与雇主协商无果,您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律师咨询,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提起诉讼:如果必要,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雇主承担工伤责任并赔偿您的损失。在此过程中,您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无论采取哪种措施,您都应该保留好所有与工伤有关的证据,并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和权益,避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二、在个体工商户上班受伤,是工伤吗?
在个体工商户上班受伤是否构成工伤,这取决于多个因素。在中国,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通常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或职业病。
首先,个体工商户是否参加了工伤保险是判断工伤与否的关键。如果个体工商户已经为其员工购买了工伤保险,那么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通常会被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员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提供的医疗救治、工伤津贴、伤残赔偿等待遇。
其次,即使个体工商户没有购买工伤保险,员工受伤后仍然可以尝试申请工伤认定。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需要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医疗证明、事故报告等。如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员工受伤属于工伤范畴,那么员工仍然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然而,如果员工受伤并非因工作原因,或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之外发生的,那么这可能不会被认定为工伤。例如,员工在下班后参加私人活动受伤,或者因个人原因导致的伤害,通常不会被视为工伤。总之,个体工商户员工受伤是否构成工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员工受伤是因工作原因且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且个体工商户已购买工伤保险,那么员工通常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十四条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十五条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