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单据控制
每个会计处理都必须有原始单据,并且每个原始单据(包括收货和发货相关单据)的财务程序必须完整;如果会计调整,必须按系统要求或凭证摘要中列明原始凭证的会计凭证办理审批手续,会计人员无权擅自调整会计科目。
2。收入和支出是可以检查和控制的
在一些公司,一个集团有几个品牌(包括内部和外部账户),许多费用单据是混合的,这使得会计很容易违反“客观性原则”。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明确费用的归属,确保收支比例能够得到控制,或要求有关单位按“实际可控比例”将费用总额分开,以确保各单位(包括内外账)成本具有客观性。
3、利润指标控制
毛利指标和税前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一般比较具有可比性,特别是对于有内外账的企业,法定账户的指标必须控制在可比范围内,每月的差距不应该太大。如果发现差距过大,必须认真检查,及时调整;如果确实过大,审计时必须记录解释。
4。销售价格控制
销售发票和合同的价格必须一致,产品名称必须趋同(不能完全一致,必须能解释清楚),金额必须接近一致。内部采购控制对于有内外账的企业,总部应向分公司开具发票,总部和分公司记录的存货品名、数量、金额必须一致。一般来说,库存货物的名称、数量和金额由分公司提供,总部开具发货单或发票。
如果库存货物在集团内的企业之间转移,内部转移价格必须合理,否则增值税低负担方税务部门不同意,给企业带来风险或麻烦。关联交易控制主要包括总量控制和价格控制。总量控制应尽量控制在相关制度或惯例的范围内,避免审计的复杂性;价格控制是指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的价格应一致或趋同。
7。采购发票控制
当月收到的物料(包括发票到货)应记录在当月;如果货物已到货,但发票未在当月到货,则应进行暂估并记录在账目中,发票到后再冲抵暂估价。鉴定由采购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一般来说,月末(对账单)前未收到发票入账,即日估价未入账;下月收到发票后冲抵当月暂估账款。如果上个月的预计账款在下个月仍未冲销,会计必须重点跟踪、核对和反馈。
8。生产成本控制
类似产品的月成本结构和金额必须具有可比性,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即使有变化,也要有分析记录,便于解释。同时,车间每月应有产品盘点记录或虚假退货、虚假索赔记录。
9。待摊费用的控制
相关费用以表格形式全额预付,通过“待摊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进行核算;同时,待摊费用以表格形式进行统计,根据系统要求分期摊销。
预付费用的金额(根据预付费用的概念确定)有多少由“预付费用”账户核算?这需要结合公司的经营规模来确定。建议:递延费用在年收入1‰以内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超过年收入1‰的,通过“递延费用”科目核算。
10。坏账调整控制
每季度按相应账龄比率计提“坏账准备”或做好坏账准备调整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纳税申报项目应每季度调整一次,特别是6月和12月。有些项目需要会计调整,有些项目需要数据剥离。12月份需要调整的项目包括:坏账准备、递延所得税和资产减值损失,余额按相关主体的金额和比例进行调整;应计费用(福利费不再按月计提,实际支出)和应付职工薪酬按12月份预计支付的金额进行调整;应收账款(贷方数据)和应付账款(借方数据)分配并调整为预付款和预付款,然后在次年1月进行调整,以满足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管理的需要。
必须与12月数据分开的项目有:广告费、招待费、公益救济金、无标准化发票的费用在纳税申报前分开;预提费用和职工薪酬余额在纳税申报前分开,第二年第一次纳税申报时调整(减缴)企业所得税;总部对分支机构的利润进行纳税申报前的合并。
个人所得税、企业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商业组织间支付的租金和使用费、非银行企业内商业组织间支付的利息,非法人单位的费用(费用文件中显示的非法人单位名称)和日常生活中未全额支付的非正式发票费用,也应在12月纳税申报前扣除。税前不得扣除的具体项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扣除”的规定执行,并做好日常记录。
12。递延所得税控制
每季度按资产减值损失项目调整会计科目,按资产减值损失项目调整递延所得税。13。库存现金控制
根据日常需求和取现方便,库存现金(含贷款)限额控制在2-10万,原则上不允许借两张借条,严格按照贷款流程办理手续。库存现金限额一般由当地财政部门和负责人申请,经财政部门和总部领导审核批准后实施。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