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洽。如果企业是线上申请贷款,最初的接洽往往是从电话沟通开始,若是相聊甚欢,客户经理认为企业符合申请资质,企业又认为银行适合自己,接下来则将进入到递交申请材料的环节。
2.贷前调查。受理业务后,银行接下来会度过一段“犹豫期”,通过方方面面的贷前调查,了解企业并组集中确定审批结果。除了核查企业和企业主的信用,了解其还款意愿外,还会聆听周边人的声音,比如向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企业、企业员工等人多方面打探他们对企主的人品,行事风格等印象。
还款能力方面,除了财务报表,经营流水资料会给银行指引方向,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行业未来的发展“钱”景、担保人或担保物等情况,都左右了银行对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的判断,更直接关乎到贷款审批结果的成败。
3.方案谈判。如果认为风险能够在可控范围内,银行会与企业的可贷金额、期限、价格、担保方式等等进行又一轮谈判。
4.贷款审查。方案谈妥,调查报告写好后,客户经理会将全部业务资料移交风控部门进行审查。这一阶段,风控部门会对项目进行审查,判断风险大小,收益多少,并得出初步审查结果。具体说来,无外乎三种情况:要么批贷,要么不批,要么以调整贷款金额、利率或担保方式为前提才能批贷。
5.办理手续。审批通过后,银行带领客户走完签订合同、办理抵押手续等必经之路后,便准备开闸放款。
6.放款审核。为了防止纰漏,放款审核环节是把控贷款风险的最后一道关口。这关主要是在“检查”两字上下工夫,放款中心检查合同是否签好,手续是否办妥等内容。检查无误,接下来便是放款审批。
7.贷后管理。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定期或不定期去监测企业营运状况、信誉情况、抵押物及担保人的情况,防止贷款风险的发生。
全文69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