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5岁的曹大婶最憷头的就是给孩子打电话。我是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打,早上打吧怕他还没起床,上午打怕他开会,中午打又怕打扰他难得的午休,下午打怕他正忙着,晚上打怕他在吃工作餐。反正好像什么时候打这个电话都不对。次数多了,曹大婶拿起电话总是很纠结、很犹豫。
我儿子知道孝敬父母,看我喜欢弄个花花草草就给我们买了个别墅,知道他爸喜欢车,就给他爸买了辆吉普。说起儿子,曹大婶总是一脸的骄傲,可就是这样的孝顺儿子让曹大婶有点战战兢兢:曹大婶的儿子在一家房地产企业做区域经理,年薪近百万元,可就是工作压力太大。孩子太忙了,有时早上5点就起来去看项目了,晚上经常陪客户、陪领导要到后半夜才回来。虽然在一个城市,可十天半个月的也不回家,难得吃顿饭,电话还不断,连个坐下来说话的时候也没有。有时我想给他打个电话,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想问问他吃饭没有,提醒他别太忙要注意身体,可还没等我说完,他就把我电话挂了,要不就是一句您看着办吧就把我打发了,还总埋怨我打搅他的工作。有时我看了新闻说什么房地产限购、洗牌之类的,想提醒他一下,可刚一开口,他就一句行了,我知道了,弄得我现在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既摸不着人,又说不上话,一个忙字,把老人们和儿女们隔得越来越远。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加大,加上正处在事业爬坡期,不少年轻人宁可把精力放在工作和事业上,认为先立业再顾家,有钱了再回报的不在少数,没有时间成为忽略精神赡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文60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