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关系是“房地一体原则”,通俗的说就是“房随地走、地随房走”,从常理上看,房地一体原则源于房屋和土地的天然的不可分离性。
一、房屋所有权证包括什么
房屋所有权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房主凭证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子。一般来说,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是房地产登记机关出具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证明。相关法律规定,房地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依法登记,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不得登记。
二、房产证的概念是什么?
房产证是特定房屋所有权的书面证明,可以记录特定房屋的共有状况以及是否设定担保物权。基于一物一权主义,房产证以一房一房产证为原则,即具有独立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的房屋只有一个所有权,房产登记只有一个所有权登记,只有一个房产证。房产证只能向特定房屋所有人发放。房屋为共有的,除房屋所有权证外,还可以向共有权人发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三、新农村宅基地继承的条件有哪些
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按照房地一体原则,继承人继承取得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不能被单独继承,即地上必须附有房子才可继承。宅基地属于特殊的性质,宅基地上房屋可以进行继承,但这只是对基于亲缘关系的宅基地上房屋流转的特殊认可,并不意味着在没有亲缘身份关系的人之间可以通过遗赠形式合法取得宅基地上房屋。
全文67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