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自身特点决定的融资困境。首先,债务融资的方式较难。高新技术产业在初期风险较大,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高风险的特征,证明其信用状况的资料缺乏。其次,资本融资难。我国两大证券市场的功能主要是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倾斜并扶持大中型国企改革,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很难在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再次,自筹资金也存在困难。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是高新技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在融资中不具有优势,价值较难评估,增加发放贷款机构面临的风险,无形资产的非实物形态让借贷双方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使债权人不易对投资进行观察和控制。这使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难以取得抵押融资。从担保贷款方式来看,金融机构对其所担保的业务,是追究其担保企业的连带责任的,也就是说担保企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虽然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但在发展初期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较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
2、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产生充分的信任较难。基层金融机构获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的渠道狭窄,且难以分辨真伪,加之金融机构自身的认知水平有限、项目咨询评估手段落后、专业科技人才缺乏等,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机构很难对其产生充分的信任与支持。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主体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特别是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从我国科技信贷资金的投放实践看,众多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少、抵押品有限、产品成熟度低,根本无法满足金融机构对企业信用的考核要求。传统的融资渠道已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成果开发、转化所需的充足的、长期的资金需求。
3、政府相关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强。高新技术产业高风险中蕴藏着高回报,具有成功率较低回报率较高的特征,金融资本究竟什么时段、多大程度和以何种方式择机介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信贷风险是否能够与一般产业的支持政策有所区别,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特殊的补偿。但金融部门极少有这一方面的设计和安排,在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约束下,很难调动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支持的积极性。
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在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中,投资主体由政府转为企业是一个大趋势。
全文91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