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到2005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已有143,991家,资产总额达到63,120亿元,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达61,218亿元,净利润达到3,192亿元,长期职工总数达1212万人。2005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活动经费达到1,230亿元,技术性收入达到2,757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在我国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着生力军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植。国家级的863项目、火炬项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科技扶植基金,为一大批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涌现出了像无锡尚德、联想、用友等国际著名企业。但是,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应该是在政府的扶植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社会资源,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近日,首届中国民营科技投中小企业融资洽谈会与首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共同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大会邀请到了荷兰银行、汇丰投资、德同投资、普凯投资、IDG投资、东亚银行等十几家国际国内顶级投资机构,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治国、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庆辉、北京鑫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姜xx,以及一百多家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洽谈会。
北京鑫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姜xx表示,通过这次大会,更加真实地了解到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针对投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民营科技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在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下,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的民营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基本上只有依靠股权中小企业融资。债权中小企业融资中要求的苛刻的担保或反担保条件使得民营企业望而生畏。
其次,民营科技企业对中小企业融资知识匮乏,普遍存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民营企业家凭借其自身的冒险精神和某项特长,创立了一个企业。企业在这样的阶段,存在很大日的不稳定性,如果企业家不能很好的学习经营管理知识,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企业就很难获得成长。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外部投资者(包括银行)在投资前要考核企业的系统经营能力。因此,企业家不仅要系统学习金融知识,更应该统筹规划,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得到协调的配置。根据国际惯例,企业要得到国外资本的投资需要6-12个月的时间。
全文97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