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如下: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
一、主犯没抓住从犯怎么判刑
一般情况下需要等主犯归案之后才能判刑。只有主犯逃跑一年以上没有办法抓获归案的,才能把现有的罪犯进行审判和宣判。从犯的量刑是比照主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来说从犯判处的刑罚不可能比主犯重,但如果从犯有其他从重处罚的情节,那么从犯判处的刑法就会重于主犯。
从犯的分类具体如下: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谓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相对于起主要作用的正犯而言的,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属于次要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行为,但在整个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比如,在犯罪集团中,听命于首要分子,参与了某些犯罪活动;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参与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动。一般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具体罪行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谓帮助犯是相对于正犯而言的。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为实施共同犯罪提供方便,创造有利条件、排除障碍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窥探被害人行踪,指点犯罪地点和路线,提出犯罪时间和方法的建议,事前应允帮助窝藏其他共同犯罪人以及窝赃、销赃等。
二、抢劫不是主犯坐几年牢
根据具体情节确定判刑标准。一般比主犯判的轻。如果有多个从犯,每个从犯的判刑标准可能都不一样。根据《刑法》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通常是指帮助犯。从犯也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持枪抢劫等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般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所起作用较小的,轻处50%;作用较大的,轻处25%。
三、主犯与从犯的区别是什么?
主犯和从犯的区别如下: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2)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4)从参加共同犯罪的强度来看,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而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
(5)从对犯罪结果的作用来看,主犯由于行为强度大或者技巧热练,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而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