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罪和包庇罪的区别在于主观构成和明知对象。窝藏罪主观上必须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而包庇罪主观上必须是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同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逃匿的行为也必须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才能构成窝藏罪或包庇罪。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帮助,但能证明自己确实不知情,且没有为其提供逃匿的条件或掩盖其罪行,通常不会受到处罚。
在我国,若行为人确实不知情,且无意识地帮助逃犯隐匿信息并协助其逃跑,通常不会构成犯罪,因此也不会属于从犯。窝藏罪的构成: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构成窝藏罪。所以,既然主观上不是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就不构成窝藏罪。犯窝藏、包庇罪的主观构成上是必须是明知,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了住所,那么只要能够证明确实不知情,也没有为其提供逃匿的条件或为其掩盖一般是不会处罚的。
窝藏逃犯不知情是否从犯?
窝藏逃犯是否构成犯罪,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窝藏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其次,逃犯是指正在被司法机关追逃的罪犯。
如果一个人明知是犯罪的人,并提供其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即使行为是出于无故意,也可能会被认定为窝藏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分子已经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对社会造成了危害。
然而,如果一个人不知道犯罪分子是逃犯,或者不知道犯罪分子已经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那么就不可能构成窝藏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并没有故意地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也没有明知犯罪分子是犯罪的人。
另外,窝藏罪属于帮助犯罪分子逃匿罪的一种,根据刑法的规定,帮助犯罪分子逃匿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明知犯罪分子是犯罪的人,提供其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那么就可能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匿罪。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人明知犯罪分子是犯罪的人,并提供其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就可能构成窝藏罪或者帮助犯罪分子逃匿罪。但是,如果行为人不知道犯罪分子是犯罪的人,或者不知道犯罪分子已经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就不可能构成窝藏罪或者帮助犯罪分子逃匿罪。
结论:在我国,若行为人确实不知情,且无意识地帮助逃犯隐匿信息并协助其逃跑,通常不会构成犯罪,因此也不会属于从犯。而窝藏罪的构成需要行为人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如果行为人明知犯罪分子是犯罪的人,提供其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就可能构成窝藏罪。而如果行为人不知道犯罪分子是犯罪的人,或者不知道犯罪分子已经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就不可能构成窝藏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