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大额交易标准:
一、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之间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单笔转账支付;
二、金额20万元以上的单笔现金收付,包括现金缴存、现金支取和现金汇款、现金汇票、现金本票解付;
三、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之间以及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之间金额20万元以上的款项划转等交易。
一、一般户能不能向私户对公账户转账?
一般户可以往个人银行账户里转账。一般户是办理结算帐户,不能支取现金,可以通过转账支票或网上银行转账。
此外,存款人申请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应向银行出具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规定的证明文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和下列证明文件:(一)存款人因向银行借款需要,应出具借款合同。
(二)存款人因其他结算需要,应出具有关证明。
二、什么是洗钱罪
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通过存入金融机构、投资或者上市流通等手段使非法所得收入合法化的行为。洗钱罪既侵犯了金融秩序,又侵犯了社会经济管理秩序,还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活动及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
洗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
(1)行为人提供资金账户。是指为犯罪人开设银行资金账户或者将现有的银行资金账户提供给犯罪人使用。
(2)行为人协助将财产转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既包括将实物转换为现金或金融票据,也包括将现金转换为金融票据或者将金融票据转换成现金,还包括将此种现金(如人民币)转换为彼种现金(如美元),将此种金融票据(如外国金融机构出具的票据)转换为彼种金融票据(如中国金融机构出具的票据)。
(3)行为人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
(4)行为人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
(5)行为人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指其他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性质与来源的一切方法,如将犯罪所得投资于某种行业,用犯罪所得购买不动产等。
洗钱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并且,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为犯罪违法所得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为利益而故意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对于洗钱罪的处罚,我国《刑法》规定:
(1)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3)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从2009年11月1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刑法规定的四种洗钱行为之外,明确规定对以下六种洗钱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通过典当、租赁、买卖、投资等方式,协助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
(2)通过与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现金密集型场所的经营收入相混合的方式,协助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
(3)通过虚构交易、虚设债权债务、虚假担保、虚报收入等方式,协助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转换为“合法”财物的;
(4)通过买卖彩票、奖券等方式,协助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
(5)通过赌博方式,协助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转换为赌博收益的;
(6)协助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出入境的《解释》还规定:刑法第191条、第312条规定的“明知”,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1)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2)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3)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4)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的;
(5)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
(6)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
(7)
其他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三、公司可以不注销公司的银行账户吗
公司可以不注销公司的银行账户。因为公司账户如果1年内没有业务发生,银行会将账户转为长期账户。公司基本账户注销程序如下:
1、原开户许可证;
2、注销营业执照证明或未在其他银行开立结算账户的相关说明;
3、客户保留联印鉴卡;
4、未使用的现金、转账支票;
5、填写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注销申请,无需提供全套开户信息。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