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履行能力审查方式主要包括:
1、现场了解,看主体办公条件、客户往来等;
2、与包括员工在内的对话涉及到对方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业绩、收入来源、收入和福利;
3、到工商行政管理局调取其工商档案,到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调查其房地产或房地产状况,到车管所调查其车辆状况;
4、要求其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必要时,要求其提供独立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
5、通过查询行业内的口碑,了解之前合同的履行情况;
6、通过互联网了解其情况,上市公司的信息相对公开,因为其担保和诉讼相关情况应该公布,大部分公告应该在网上公布。
合同主体资格怎么审查
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方式:
1.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确认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审查企业民事主体资格主要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资质证书、授权委托书;
3.代理权审查,如果合同是由对方的代理人代签,应审查该代理人是否具有代理权限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全文62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