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因时间长久存在债务人主体变更消亡、证据难以收集、诉讼时效丧失的风险。
1、债务重组
对金额较大、处置价值高、短期变现较难的债权,可采用债务重组方式。债转股方式,即债权人将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降低企业负债比例,在企业财务状况好转后,债权人通过转让及企业回购的方式回收这资金。
另有一种重组方式是通过债务重组即债权人与债务人签订债务重组协议,过改变原债务人的原贷款期限和还款数量,修改负债条件、变更偿付方式,尽最大可能回收贷款,达到收回债权的目的。也可使债务人财务和经营状况得以好转,经过重组后再出售债权,使债权人和债务人双赢。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债务重组的方式多样,手段灵活,处置费用低,该方式就成为企业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手段。
2、依法起诉
在诉讼时效内对不良资产的依法起诉,但在实践中存在处置周期较长,处置费用高,官司赢了但执行难的缺点。在起诉之前,企业应注意及时催缴、连续催缴,避免错过诉讼时效;同时,重视证据的搜集和保存,诉前申请财产保全、合理行使留置权利等手段的运用,力争胜诉和有效执行。
3、风险代理
债权人对疑难复杂,特别是执行难度比较大的案件,可采取委托中介风险代理的方式处置,这样可以解决自身配备人员不足、专业知识有限等问题。但由于较普通代理,风险代理委托律师对案件实体权益的处分权限比较大,难保效益最大化,所以这就要求处置人员针对各个流程的控制、节点设置较为严密的条件去要求和督促中介机构完成,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中途和解等设置代理报酬条件。
4、以资抵债
这是以往企业较常用的一种抹账方式,存在缺点:一是抵债过程易发生以次充好现象;二是部分交易存在过户费用如房地产;三是存在二次处置问题。这就要求处置人员合理预期抵债物的变现能力和设置有效的保护措施,尽量选择可内部调剂不需二次处置的抵债物资。
5、债权拍卖
将有关债权分类打个资产包进行拍卖处置,加快处置速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且有利于打击逃废债的行为,重塑社会信用。
6、债权协议转让
需寻找合适的转让意向方,有操作性,但不够公开,需有必要的估值和审批过程。
无论采用哪一种处置方式,均应遵循依法处置、谨慎周密、流程清晰、程序到位、适时、公开、竞争、择优等原则。
我国现行的《民法典》《公司法》、《破产法》等都是资产处置时必须遵循的法律规定。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委及地方各级国资管理部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的规定和意见在处置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决策和审批程序,程序到位方能实施。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