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业禁止有几种情况
竞业禁止分为法定的竞业禁止和约定的竞业禁止两种情况:
(一)法定的竞业禁止是指依据法律规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承担的竞业禁止义务
我国公司法第61条对企业的董事、经理等高级职员在职期间的“竞业禁业”作了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经营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董事、经理除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同意外,不得同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我国《合伙企业法》第30条规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合伙企业进行交易。”。另外,我国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还规定了副经理的竞业禁止义务。
(二)约定的竞业禁止是指依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劳动者应当承担的竞业禁止义务。
对于在职劳动者的竞业禁止义务,用人单位可以采用与劳动者签订协议,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等予以确立。但是,对于离职劳动者的竞业禁止义务,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则是用人单位与离职劳动者产生竞业禁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唯一途径。
劳动者虽然有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但前提是该信息确实属于商业秘密才行。如果您的单位指控您侵犯其商业秘密,并追究您的法律责任,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这种情况下最好失望委托专业的律师来帮助自己为好。网站为你推荐你所在地区经验丰富的律师,切实帮助你解决问题。
二、违反竞业禁止的相关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显然,违约金是惩罚性条款,赔偿损失是一种补偿性责任,即使没有约定违约金也可以要求主张损失,关键在于实际损失计算方式的约定和赔偿金额如何确定?实践中,对于竞业限制协议中是否可以约定赔偿计算方式,存在争议。笔者认为,从《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确立以及司法解释四对竞业限制的进一步合理细化,实际反映了一个趋势,尽量维护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稳定,不轻易认定协议的无效,并将原来实践中作为无效对待的问题纳入到协议履行范畴,体现了对契约自由的尊重。完全可以参照《合同法》的规定与精神,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赔偿损失的计算方式,可以使用人单位的索赔更具有可操作性,且不违反《劳动合同法》强制性规定,不涉及对劳动者权利的非法排除。
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参考如下方式进行更为细致的约定:
(一)商业秘密被侵害而受到的实际损失作为赔偿额(如商业秘密被泄露后客户的丢失,应当签订的合同没有履行等);
(二)以违约人因违反约定所获得的全部收益作为赔偿额;
(三)因违约行为造成该商业秘密完全公开的,以该商业秘密的全部价值作为赔偿损失的依据(商业秘密的全部价值,可由委托国家认可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评定);
(四)约定双倍或多倍返还竞业限制补偿费;
(五)违反保守秘密和竞业限制所获得的收益。
三、竞业禁止和竞业限制的六大区别
(一)竞业禁止与竞业限制的性质不同
竞业禁止是合同法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规定应承担的忠实义务,属于法定义务。《公司法》第148条规定:“(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上述规定,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为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设立的义务,双方通过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与劳动者规定竞业限制条款,对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进行约定,属于约定义务。
(二)限制的对象不同
竞业禁止的对象是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竞业限制的对象是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同时上述人员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
(三)依据的法律不同
竞业禁止义务依据的是《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依据的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四)竞业限制的期限规定不同
竞业禁止是针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设置的法定义务,因此在任职期间,必须始终遵守未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不得擅自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单位同类的业务。竞业禁止义务与董事、高管的职务密切关联,一旦董事、高管离职,也没必要再承担该项义务。
竞业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间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不得超过2年。因此除了劳动合同期间外,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二年内可以约定竞业限制。
(五)违反义务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竞业禁止根据《公司法》149条规定,董事、高管违反竞业禁止义务,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公司法》第150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竞业禁止规定,由于竞业禁止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董事、高管违反信义义务,实施违法竞业禁止行为,竞业禁止行为与公司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除应得收入归公司所有外,还应当赔偿公司造成的损失。
关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或约定的保密义务,由此造成公司损失的,应当赔偿公司的损失。
(六)竞业禁止与竞业限制的补偿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必须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这应该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公平原则。另外,该条又规定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全文2.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