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民事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行为,行为又分为法律行为和违法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吗
1、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并非一切民事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民事行为是与事实行为相对应的概念。事实行为是指不具有意思表示内容,但按照法律规定,在客观上引起了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如侵权行为、无因管理行为、拾得遗失物的行为、发现埋藏物的行为;
4、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而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5、民事行为根据当事人意思表示产生法律效力,事实行为依据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
6、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相应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
(一)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一)法规原文
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全文79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