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作过形象比喻:经济适用房是一个有缝的蛋。这道缝主要是腐败裂缝,因为在年人均年收入与房价完全不成比例的今天,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使政府的任何便民政策都能引起广泛的关注;有钱的、没钱的、有权利的、没权利的,大都对此趋之若鹜,都想来分一杯羹。经济适用房为政府寻租创造了机会,使社会贪污腐败的温床得到了滋养。近年来,有关经济适用房的腐败案件时有发生:2009年武汉中心城区一处申购比达40比1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在摇号时,6个经济适用房资格证号码相连的申购户离奇地全部摇中了。在5000多名申购者仅有124户能摇中的情况下,出现六连号的概率仅有千万亿分之一。
经济适用房建设是有可能滋生贪污腐败,这正是政府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地方,可是不能本末倒置,因此放弃经济适用房建设。因为这是改变中国住房市场,抑制高房价泡沫,让普通老百姓住得起房的根本。社会在不断发展,遇到困难也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决策者善于看清事情的本质,对症下药,不能被表面现象蒙蔽了双眼。当然,一项制度或政策是否诱发腐败,既要看制度本身是否科学、完善,又要考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得到了落实,以及过程是否规范。规范经济适用房管理,必须从制度上下功夫。要明确界定适用对象,既要把握准入条件,又要建立严格的监控机制,让真正需要住房的人能买得起房,使那些利用经济适用住房炒作投机获利的人无缝可钻。
[观点碰撞]
经适房应慢慢淡出
先来梳理一下关于经适房的由来。在1994年以前大部分还是福利分房,1994年以后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把经适房当做是一般普通的房子给中低收入户,就是所谓的保障性分房。到了1998年国务院的意见指出经适房是给中低收入者的,商品房是给高收入者的。所以经适房从1998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发挥了它的作用。但是从1998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也正是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的时候。所以商品房的价格上涨,从2008年的国务院的意见里可以看出,基本上在保障性住房这里就强调了廉租房,而对于经适房是一个保障性住房的说法就淡化了。这是整个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所以经适房也应该慢慢淡出大家视角。
(霍德明,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
建议取消经适房
我也建议取消经适房,现在政府的财政已经越滚越大了,政府完全可以用保障性住房来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应回归保障性住房应该有的本意,因为如果不取消的话,现在经适房所面临的这些漏洞,是一时半会儿没法解决的。比如它的不透明,首先价格是不透明的,我们很难知道价格里存在虚构的成分。还有就是现在因为收入水平,包括住房水平等等这些都不透明,所以大家干脆就选择摇号。但是保障性住房是低收入人群的权利,不是让他们撞大运的。
(张鸿,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
不可轻言废除
一些反对经适房的人士认为,停建经适房之后,国家可以将资金用于廉租房建设。但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政策事实——经适房并不需要国家掏出真金白银,而是通过在土地供应和税费方面的优惠,体现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如果说经适房因为监管难度大而必须叫停,则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国家财政有没有这么巨额的资金建设廉租房?
对于产权属于国家的廉租房而言,其不仅要出土地,出政策,更要出资金来建设。去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9000亿建设200万套廉租房、400万套经适房,而最近的规划是争取在3年内再新增廉租住房518万套。似乎减少了经适房的比例,但518万套廉租房显然不是9000亿建设资金可以打住的。而且,廉租房的资金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如果根本没有资金建设足够的廉租房,又取消了经适房,多年来好不容易探索出来的住房保障模式将不复存在。
制度变迁告诉我们,制度的转换是需要成本的。对于经适房,10多年来官方和民间已积累了不少监管药方,不要头脑发热,轻言废除这些宝贵的制度经验,更不要忘记,经适房在中国的10年,解决了600多万户居民的住房问题,尽管问题不少,但成绩不容抹杀。对于那些在制度建设上动辄搞废除的激进派,我还是建议他们多读一些制度变迁的文献,知道已有制度的价值。
(马光远,《新闻晨报》)
[分析]
经适房丑闻频发源于制度缺陷
经适房丑闻频发,有弄虚作假、官商勾结、贪污腐败等原因;但是,导致丑闻频发的根源,是经适房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首先,用于经适房建设的土地是由政府划拨,这就给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预留了操作空间。
其次,经适房限定了销售价格,但是开发商作为市场逐利者,很难对同一地块上经适房与商品房的巨大差价不动心,这出现许多经适房土地上建起了别墅、楼中楼。
第三,申购经适房的程序非常烦琐,却又缺乏真正严格透明的监督,很容易进行暗箱操作,这才衍生出许多以摇号为生的中介机构,那么,出现北京经适房诈骗案和千万亿分之一概率的武汉六连号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来源:燕赵晚报)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