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订立合同的法律后果是欺诈方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民事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情节严重足以构成犯罪的,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欺诈订立合同的常见情形主要有采用伪造合同、货物引诱、冒用他人名义、虚构民事主体等方式签订合同。
一、欺诈订立合同的法律后果
欺诈订立合同有三方面的法律后果,即产生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一般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2.违法行政责任。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要承担一定的惩罚性经济义务,还要被吊销营业执照。
3.犯罪刑事责任。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如果情节严重,足以构成犯罪的,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欺诈订立合同的常见情形
欺诈订立合同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形:
1.伪造合同,即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
2.货物引诱,即欺诈方利用对方急需商品的心理,谎称能提供紧俏商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
3.盗用、假冒名义,即冒用他人名义订立合同。
4.虚构主体,即伪造营业执照等方式,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他人财物。
5.虚假广告、信息引诱,即发布虚假广告和信息,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
三、欺诈订立合同的效力
全文54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