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宪法的人民监督权宪法第4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权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权对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但不得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监督权主要包括批评权和建设权公民监督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监督的权利。监督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批评和建议权实际上由批评权和建议权两项权利构成。批评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缺点、错误或者其他不满的批评。建议权强调公民在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或者不足后,有权以一定的形式提出改进意见。批评权和建议权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般称为批评建议权
检举权主要是指公民有检举权,举报揭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违法失职犯罪行为,要求有关机关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申诉权是指公民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说明理由,提出改正或者撤销决定的请求,因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错误或者违法决定、判决,致使本人或者亲属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判决或者赔偿损失,或者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没有宪法和法律的监督,就没有法律依据。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应当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对象进行监督。是否行使监督权,如何行使监督权,应当以法律为依据。只有坚持依法监督,监督才能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监督权的划分是非契约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要做到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就必须遵循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分权原则。在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前提下,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划分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任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这一规定既能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又能使国家机关工作有序有效。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行使监督权时,不能侵犯和取代其他国家机关的职权,不能代替“一个政府,两个法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应当直接处理或者处理案件。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应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大事。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容应当是国家和地方事务中的根本性、长期性的重要事项。也就是说,工作监督要以重大事件为重点,法律监督要以典型案例为重点。如果每件事都处理得很细,很容易干扰“一政两院”的正常工作。集体行使监督权。也就是说,监督意图的确定、监督行为的实施、监督结论的形成,应当按照法定程序通过集体讨论、表决的方式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只能在亲自检查、调查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或者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提供情况和建议。董事会和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常务委员会监督工作的必要准备、组织协调、理解和监督。他们不能直接做决定和处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必须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对“一政两院”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