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实际情况,即使没有合同也没有工资,只要劳动合同关系能够证明,且劳动争议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退市、辞退、辞职、辞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引起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有多长。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请求有关部门救济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期限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仲裁时效期间自中止时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下列期限内提出: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
施工现场的工人如果没有合同,是否可以进行劳动仲裁?相反,工地上的工人如果没有合同,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现场工人没有劳动仲裁合同,但他们不知道具体的仲裁方法是什么。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应该找个律师来指导他们。
全文63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