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土地的征收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定
土地征收应遵守的法律规定如下:
1.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2.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二、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程序是什么
农村土地征收程序一般如下:
1.发布拟征地通告;
2.征询村民意见,并组织听证;
3.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
4.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
5.征收土地公告;
6.征地补偿登记;
7.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
8.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
9.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
10.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并交付土地。
三、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要查询是否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2.看看是否超过批准文件两年。
3.是看补偿是否合理。
4.维权要及时。政府文件上注明起诉期限的,一般要在6个月之内进行起诉。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n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全文80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