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突然消失之类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充分暴露出业委会制度的脆弱、物业公司进驻机制和退出机制的不完善。
继北京美丽园事件之后,北京海淀区碧兴园小区又上演了一处物业公司突然撤离事件,从去年12月27日到现在,该小区的管理已陷入瘫痪。据记者目击,该小区已经污水成冰,垃圾成山。(1月3日
《新京报》)
这类事件几乎似曾相识:业主不满意物业公司服务而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因业主欠费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继而导致矛盾升级物业公司突然撤离。应该说,此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充分暴露出业委会制度的脆弱、物业公司进驻机制和退出机制的不完善。
如碧兴园小区,原来的业委会共有七人,其中五人辞职,另外两人已搬走。一个为业主代言的机构竟然如此四分五裂,难怪物业公司敢于突然撤离,小区会陷入瘫痪。说到底,造成今日之困境,既与业主选举业委会成员不审慎有关,也与相关约束机制缺乏对物业公司的约束有关,致使业委会散伙,物业公司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最受伤的只有业主,尤其是按规定交纳物业费的业主。
目前的现实问题是,一是一部分业委会有名无实,很难有效发挥作用;二是一部分业委会有权无责,缺乏监督和约束。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业委会缺乏对物业公司的有效监督,物业公司就可以为所欲为。
笔者认为,即使部分业主存在欠费等问题,即使业委会名存实亡,那也不是物业公司突然撤离,让小区陷入垃圾成山的理由。而对于业主欠费等问题,物业公司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况且已有先例。物业公司之所以进出自如,充分说明目前的物业管理门槛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相关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还处在一个若有若无的状态,全凭物业公司的良心办事。
碧兴园有业主问:没有了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突然撤离了,满楼道都是垃圾,找谁呢?说实话,在无管理的情况下出了问题找谁确实让人头疼。而且,碧兴园业主目前面临的只是垃圾问题,如果面临漏水、停电,或者更突发的事件一旦发生,后果更是不堪设想。那时候,找谁?谁能真正解决问题一时还真是大麻烦。
根据北京市建委发布的《关于住宅物业项目交接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物业管理企业,要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停止资质并限期整顿,整顿期间限制其参与物业管理投标。相信,擅自撤离碧兴园的道格物业管理公司也会受到相应处罚,但是再严厉的处罚也难以弥补业主心中的痛。而且小区的后续问题也可能说不清道不明。显然,我们离一个健康有序的物业管理市场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