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据此,执行的依据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1.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裁定。
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包括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2004年7月26日发布、2004年7月29日起施行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案件终审判决和裁定何时发生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法释[2004]7号)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3条、第195条和第208条规定的精神,终审的判决和裁定自宣告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3.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死刑的判决和裁定。
4.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以及核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判决和裁定。结合《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看来,刑事案件的执行机关无外乎就是三个,包括人民法院、监狱以及公安机关,而实际到某一起刑事案件的时候,应该由哪个机关来执行,这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其中法院一般是负责执行死刑立即执行、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刑罚的。
刑事案件扣押返还有哪些法律依据?
如果被扣押物品与案件无关的,依法要予以退还,被扣押物品人可持扣押清单向公安机关查询。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可以需要对当事人进行强制措施,但涉及到当事人的相关物品,必须按照司法机关的相关规定程序来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刑事侦察中扣押的物品必须在规定期限内退回当事人,如果对相关情况不了解的,可以咨询司法机关来进行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全文81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