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心欢喜:“起初没想着能得到赔偿”
16日下午,天气剧冷,空中飘着小雪,寒气逼人。与寒冷的天气有着明显反差的是,青岛海事法院烟台法庭里却一片喜气洋洋,这里在发放马来西亚籍“山姆”轮重大海上油污污染损害赔偿款。
作为原告的受损养殖户、单位和国家部门共计41户,拿到的赔偿款共5480余万元。由于涉及当事人较多,款项较大,因此,青岛海事法院烟台法庭采取了分批发放,这是第二批发放,这次发放共1600余万元。
前来领取赔偿款的当事人,喜悦溢于言表。他们为之奔波了2年的损失赔偿终于有了结果。而且这个结果是令人激动的,因为他们打的这起国际官司,是我国北方目前第一起根据国际公约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并获得赔偿款的海上油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
下午3点多钟,赔偿款开始发放。替代理的5户当事人拿到数百万元赔偿款的律师牛红岩高兴地说:“我的当事人知道得到了赔偿款肯定会非常高兴,他们当初根本就没想到能拿回损失赔偿。”
事件回放:油污漂来养殖户面临劫难
事情发生在2007年3月。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牟平区沿海地带的居民因为靠海,便把他们的希望“种”在了大海里,海域里布满了众多的养殖区,在他们撒下海参苗、鲍鱼苗等养殖物的同时,也撒下了他们未来的希望。
当年3月4日下午,突然间,这一地区的养殖户发现,不知啥时候海上漂来了黑黑的油污,而且油污顺着风向和海流肆意地漂流,养殖户们惊呆了,凭着多少年的养殖经验,他们知道,养殖将面临一场劫难。
“完了,完了。”养殖户们无望地看着大海,欲哭无泪。“从哪儿漂来这么多的油污?谁造成的?我们该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让养殖户们不知所措。
牟平区沿海如此,而崆峒岛海域更是一片油污,而且这里是最早受污染的海域,也是污染“重灾区”。油污所到之处,大量的成参、参苗出现溶解、溶失、变质、腐烂等现象,其他养殖水产品,诸如贝类、牡蛎等也渐渐出现死亡、变质等现象;同时,大量溢油黏附在养殖网箱、浮子、绳子等养殖设施、设备及工具上,致使这些养殖设施、设备及工具无法再次使用;海域滩涂也黏附了很多黑色的油污。
如此严重的油污污染,对养殖业来说,可谓是一场空前的劫难。
溢油原因:外籍“山姆”搁浅崆峒岛
那么,油是从哪儿溢漏出来的?
最早发现油污的,是崆峒岛的养殖户。他们循着油污漂来的方面,发现崆峒岛夹岛处有一艘外籍轮船搁浅在此,该轮船上燃油及其他船用油品大量泄露,溢油经风力和海流作用蔓延至崆峒岛全岛及附近周边岛屿。而牟平区沿海的油污,正是从崆峒岛漂流过去的。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我市有关部门也早已发现了这一情况,经调查得知,原来这艘外籍轮是马来西亚籍“山姆”轮,此轮属于联合远洋运输公司。当日,该轮正从青岛开往锦州,不料,途中遭遇风暴潮,海上风大浪急,船长又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种种因素导致该轮在崆峒岛夹岛处搁浅,船底被礁石划破,导致溢油事件。
送法护航:历时两年,损失户拿到赔偿
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控制损害结果的进一步扩大,烟台市政府、烟台海事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采取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事故造成的巨大损失引起了青岛海事法院烟台法庭的重视,庭长安建之在事故发生的第三天便带领工作人员到有关单位“送法上门”;同时,法庭积极受理相关索赔案件。
知道了“肇事者”,养殖户如何才能得到赔偿?另外,这是一艘外籍船,一旦人家开走了,这损失上哪儿要?
当月7日,崆峒岛一王姓养殖户,是第一个来到青岛海事法院烟台法庭立案的当事人,要求“山姆”轮所属的联合远洋运输公司和该轮的承保人——英国西英船东互保协会两被告赔偿其经济损失,并向法庭提出扣押“山姆”轮的申请。
烟台海事法庭积极受理后,于当月9日,就派出人员前往出事地点,依法扣押了“山姆”轮。“山姆”轮船东也聘请了中方律师,代理赔偿事宜,并依照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于当年7月26日,向烟台海事法庭提出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申请。
截止同年10月,烟台海事法庭共受理了41个当事人前来索赔,诉讼请求总金额达5亿元人民币。后经司法鉴定实际损失总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但根据国际惯例和相关公约的规定:损失人实际得到的赔偿总额以基金和利息为限,最终赔偿折合人民币为5483万元。
此案历时2年,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