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执法程序应遵循哪些法律原则和规定
1.合乎法理的行政行为准则。行政部门在行使其执法权力时,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或遵循这些法律规定,不得与之相抵触。
2.理性公正的行政行为准则。行政机构在执行行政管理任务时,应尽可能避免采用可能对当事人权益造成损害的手段。
3.程序正义的行政行为准则。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救济权等基本权利。
4.高效便捷的行政行为准则。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管理任务时,应当遵守法定的期限要求,积极履行自身的法定职责,努力提升工作效率。
5.诚信可靠的行政行为准则。行政机关在公开信息时,必须做到全面、准确、真实,不得有任何虚假成分。
6.权责一致的行政行为准则。行政机关在履行经济、社会及文化事务管理职责时,必须实现职责与权限的有机统一,确保权力的行使与其承担的责任相匹配。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二、行政执法给商户安监控合法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明确规定,实施非法搜查他人人身及住宅,或者未经许可擅自闯入他人住所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滥用职权,触犯上述条款,则应从重处罚。
此外,对于故意隐匿、销毁或非法开启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益,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而邮政工作人员如有未经授权擅自开启或隐匿、销毁邮件、电报等行为,也将受到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严厉制裁。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是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不过也不能说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一律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
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守法律法规的原则底线,以此来确保其合法性与规范性。具体而言,在行政部门行使执法权的过程中,务必将相关的法律作为指导依据,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决不能做出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这一准则的设立初衷在于保障人们对于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理解和信任,同时也确保了公共权力的行使能够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部门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坚决不允许超越法律的界限,这也是建设法治社会所必需的基本要求之一。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